盛唐風月第八百八十三章 千里回京為述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盛唐風月 >>盛唐風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八十三章 千里回京為述職...

第八百八十三章 千里回京為述職...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15日  作者:府天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府天 | 盛唐風月 
正文第八百八十三章千里回京為述職?

回京述職?

靈州都督府節堂之內,當杜士儀接到回京述職的制書時,不但他面露訝色,就連麾下眾將亦然。歷來天下各州刺史以及各鎮節度使之類的高官,逢年過節也不必到京城朝謁,甚至有時候整個任期之內都未必能夠回京一次,杜士儀上任至今還只不過一年有余,怎么就突然需要回京述職了?仿佛是看出了眾人的疑慮,奉命親自馳馬前來傳制的林招隱有些不自然地笑了笑。

“不但朔方杜大帥,河西崔大帥,隴右杜大帥,幽州張大帥,河東王將軍,都在見召之列。”

這個名單開出來,登時就讓眾人更加吃驚了。安西和北庭雖也是要鎮,可相比這五大拱衛京師的節鎮,卻終究戰略意義不同。于是,本待質疑的人也不由得閉上了嘴,杜士儀也不由想到了昨日剛剛得到的張齡罷相之事。由此及彼,憶起當初和固安公主商量的種種,他心頭陡然一沉。這種擔憂他卻不好對人言明,聽林招隱提到黎敬仁去傳旨給幽州節度使張守畦,其他人亦是前去各大邊鎮,他少不得親自好好招待了一番這位僅次于高楊二人的內侍。

然而,林招隱此次的口風緊得讓人起疑,甚至連往日傳旨時揩油的習慣都丟了。好在回頭王容帶著兒女來見的時候,笑著托他捎信給長安的父兄,林招隱從找到了一張長安某柜坊的錢票,對杜士儀的態度就松絡多了。即便仍然沒有具體細節,但太和鄂王光王皆遭廢黜,這卻明說了給杜士儀聽。

就在啟程之前的當天晚上,來自固安公主的信使也抵達了,帶來了關于那場宮變的更進一步信息,可對于宮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固安公主卻也并未打探分明。可信上說,李瑛事先已經得到過提醒,這卻是顯而易見的。雖說嘆息于依舊未曾扭轉這場慘劇,杜士儀也沒有惋惜的時間,次日一大清早便匆匆出馬。臨行之前,他將留后事交給了節度副使李儉,來圣嚴張興兩位判官為輔佐,至于二話不說提出跟他進京的王昌齡,他自是沒有拒絕。

盡管長安算是他的故鄉,可回去之后,也需要一個人替他四處拜望交際。

靈州距離長安一千二百五十里,距離洛陽兩千里,如今李隆基既然從洛陽遷回了長安,倒也省卻了杜士儀三分之一的路程。一路馳驛而歸,他只用了五天便抵達了長安。上一次他結束一任隴右節度使回來述職,是到東都,于長安也是過其門而不入,如今再回來,掐指算算竟已經是闊別四五年之久。踏上朱雀大街時,他就只見在這初夏時節,來往的官民來往兩邊,縱馬出游的公卿弟長安貴女卻很少,就連高聲談笑的都不多見。

他乃是奉旨述職,因此也沒時間傷春悲秋,當下便風塵仆仆先往大明宮政事堂拜見宰相。不過一年多,當初他熟識的張齡和裴耀卿已經全都不在其位了,當然,如今在位的兩位宰相他并不陌生,李林甫是老對手了,至于牛仙客,那是聞名已久,交往不少,卻還是頭一次見面。出乎他意料的是,本以為這次太鄂王光王出事,原本應該是李林甫上躥下跳蹦跶得最最高興的時刻,可他卻只在政事堂見到了孤零零的牛仙客一個人。

原因很簡單,李林甫……告病了

最初的相見過后,杜士儀便再次起身長揖道:“當初我在隴右鄯州時,就多承相國一再提攜援手,卻直到如今方才能夠當面拜謝以我當初之資歷,年紀,能夠在隴右站穩腳跟,乃至于有所建樹,離不開相國長者之助”

牛仙客拜相以來,也不知道受了多少人背地里的非議,明面上固然無人敢不敬,可疏離卻是免不了的——他拜相也已經一年了,可他在滿朝武之,稱得上親信的,就只有和他一塊調任回來的昔日節度判官,如今的殿侍御史姚閎,至于友人,卻是一個都沒有。盡管李林甫對他很友好,可他自己是最明白不過的,李林甫絕非朋友,甚至連盟友都談不上。只因為他從不會反對李林甫的任何提議,他才能安居相位。

所以,今日同樣是第一次見到杜士儀,聽對方竟是以昔日交情作為寒暄之詞,牛仙客不禁有些意外。而落座之后,杜士儀絕口不提長安,口口聲聲都在談論河隴,不知不覺的,在河隴當了大半輩官的他便漸漸放松了下來。這是他在政事堂這么久都從未體驗過的輕松氛圍,以至于閑話往昔的時候,他只覺得身邊是一個多年舊友,宰相架全都拋在了腦后,取而代之的是一如在河西任官時的敦厚長者之風。

這樣的對話無疑是政事堂極其罕見的,直到牛仙客意識到和自己說話的不是親友,不是晚輩,而是曾經和自己官職仿佛,如今也不過稍稍差一丁點的杜士儀,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刻鐘有余。他有些不自然地于咳了一聲,隨即才轉入了正題:“宮剛剛出了大事,朝野多有議論,召了君禮在內的各位節帥回來,一則是為了邊務,二則是為了北門禁軍和十衛當,多有任職多年卻根本沒上過陣的。所以,陛下有意從挑選年輕驍勇的前往各邊鎮歷練。”

面對如此理由,杜士儀先是錯愕,隨即就恍然大悟。看來這次宮變故,禁衛牽涉其的恐不在少數。李隆基這一招放逐外加摻沙的招數,實在是頗為高明

心里這么想,杜士儀嘴里立刻順溜地頌了一句圣。而牛仙客又提到他是最先回京的,按理不入見不回私宅,也不如先回驛館好好休整,以便天召見,他便起身行禮告退了出來。此次被召見的五位節帥,論距離,朔方靈州到長安最近,他到得最早也在情理之。所幸天氣還沒到最熱的時候,否則,馳驛二百多里趕路可就真要命了,他又不是那些習慣了路上奔波的信使,剛剛到政事堂只是洗了一把臉,這會兒還覺得后背衣裳貼著背心,粘膩難受。

然而,他想要回驛館沐浴休整一下的打算卻泡了湯。剛出政事堂,他就被迎面而來的一個人截住了。聽得那笑吟吟的一聲杜大帥,他便立刻笑道:“高將軍這不是折殺我嗎?直呼我表字就行了,未知將軍此來是……”

“當然是陛下得知君禮回來,命我前來召見于你。”高力士從善如流地換了稱呼,虛手引路,見杜士儀執意不肯居前,他就稍前一步。知道其他人必然會謹慎地落在后頭,他趁機飛快地將那一夜的細節悉數告知了杜士儀。這并不是出于什么私交,也不是因為杜士儀曾經送給過他一份旁人難以想象的大禮,甚至也不是因為杜思溫和他的多年交情,而是因為他敏銳地意識到,天仍然選擇在南薰殿召見,興許是想要就此征詢杜士儀什么。

即便李隆基已經不太喜歡聽什么諫言了,但這一次興許不同,但也只是興許,倘若杜士儀仍是一如既往地諍諫,很可能觸怒天。更何況,杜士儀和太也好,武惠妃也好,都談不上什么關聯,為人更守口如瓶,他不擔心其會走漏消息。最重要的是,李林甫也已經知道了這次宮變的所有細節

然而,杜士儀不像高力士想象的那樣,真的能夠用冷眼旁觀的態度看待這一次的宮變,畢竟他在其也是有些推動的。李瑛李瑤李琚深夜進宮,是得知君父很可能面臨生死關頭,那么即便出于自保的態度,也不得不走那一趟,這也在情理之。而為了不掉入陷阱,三人已經夠謹慎了,還特意跑了一趟內侍監把黎敬仁等人帶上。李瑛對瀛洲門禁衛的那一番話,更是顯現出了這位一直以來不怎么起眼的太,并不缺乏血性。

可就是這樣一樁應當論功的宮變,到李隆基手里,卻變成了興師動眾一定要廢太的案光王李琚至今尚未蘇醒,據說兇多吉少,可依舊不能換回李隆基的一絲憐憫,難道這就是當天必定要具備的冷酷無情?

南薰殿的內侍和宮人已經都換了一批,而且時隔多日,那股血腥早已淡去,甚至連那根立柱都已經看不出被人撞擊過的痕跡,地上更是光潔如新。可是,杜士儀仍舊從那些低頭的侍者身上,隱隱察覺到某種驚懼和恐慌。于是,等到了天面前拜見,發現周遭眾人連同高力士一起全都退了下去,起身之后依言坐下的他少不得全神貫注。

“雖說你剛從朔方回來,但想來以你杜十郎的手段,長安剛剛發生的這件事情也應該聽說了。”

杜士儀欠了欠身,直言不諱地說道:“臣聽說了太鄂王光王夤夜入宮,潛為逆謀,已經為陛下廢黜之事。”

“當初你為書舍人的時候,朕曾經夤夜召你入宮,令你草擬廢太的詔書,可最終卻收回成命。如今朕只問你,若是當初你從命奉詔,可還有此次之事?”

李隆基倏然一按扶手,一雙眼睛死死盯著杜士儀,哪有這些天常常流露出的失神之色?

閱讀提示:


上一章  |  盛唐風月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