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末當皇帝第476章:發展成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明末當皇帝 >>重生明末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6章:發展成果

第476章:發展成果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19日  作者:夏烽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夏烽原 | 重生明末當皇帝 
正文第476章發展成果

正文第476章發展成果

天啟十五年,北方的改革已經持續多年,改革基本上已經全面完成,一個完善的行政制度已經出現。過去的地方自治體系,被如今的朝廷的新管理體系所取代,行政體系一直從州縣級延伸到鄉鎮級,只有村級是自治體系,但在行政村級別,也有一個朝廷派遣的漢皇黨村委書記。

這套體系,基本上就是朱由校照搬后世中國的行政模式。

同時在地方上,建立了完善的司法、治安、教育、水利、林業、農業、民政、工商、稅收管理體系。

對農業稅的改革,在北方已經全部完成,所有土地的丈量、產權登記都已經明確了下來,在心的農業稅收制度之下,出現了大量自營土地的農業公司。那些傳統的買地收租的地主,因為稅率太高,已經逐漸消亡,只剩下了一些稅收還能承受的小地主,不過這些小地主也大量的往農場的家庭農場的模式發展。

在這種新的農業稅模式下,土地擁有者必須花心思去經營土地,而不是無腦收租,成立了農業公司之后同樣也需要繳稅,所以必須努力提高生產力,才能確保農業公司的盈利。

對于那些地主來說,他們很多還是有這個財力進行投資的,沒有這個財力的那就買地唄!反正朱由校的想法,就是逼迫那些地主老財把錢拿出來投資,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根據發展經濟學和“貧困陷阱”假說,一個國家經濟起飛的重要條件之一是投資超過。

大明要擺脫這個貧困陷阱,最大的問題就是要增加投資規模。

北方各省改革這么些年下來,每年的投資是越來越龐大的。一方面是民間投資,也就是那些地主為了規避農業稅收政策,不得不選擇成立農業公司對土地進行自營,從而投入資金改善生產力和生產條件。一方面就是民營資本在工商行業的投資,特別是皇家科技學院和朝廷成立的各個國企在科研上的投入,誕生了一系列的技術,也為北方各省的工商業帶去了巨大的競爭力優勢,特別是蒸汽機、鐵路的出現,而民營資本發展最快的北方省份就是山東。

山東出現了大量的工廠,一大批工廠主的涌現,讓民營輕工業開始蓬勃發展。一方面山東屬于華東區域省份,具備沿海優勢,而此時大明正在走向海權經濟時代,海運成本更低,同時還有大量的還樣貿易優勢。同時山東這個地方的風氣,百姓也比較的勤勞節儉,加上朝廷成立的那些國營銀行對工業的扶持,給予了大批貸款,也讓山東地區的民營工業迅速起飛。

另一方面的投資,則是朝廷和國企的投資,朝廷正在不斷投資建設民用基礎設施,而且投資規模開始變得越來越大。而國營企業,則是重點投資重工業、礦業、農業這些領域。

國營企業在重工業方面的發展,現在已經是徹底走上正軌了,重工業投資相比輕工業來說周期更長、見效更慢,但是這個行業比較穩定。特別是大明此時,正處于一個走向快速發展的階段,大量的建設活動,讓這些重工業擁有越來越龐大的市場。

在煉鋼方面,天啟十五年已經全面采用平爐煉鋼法,平爐煉鋼技術已經很成熟了,500噸級的轉爐隨處可見,現在國營鋼鐵企業剛剛攻破2000噸級的平爐建設技術,天啟十五年又有一大批2000噸級的平爐投入建設,幾年之后就可以投產。

天啟十五年大明國營鋼鐵廠的鋼鐵產量,也成功突破了800萬噸,同時南方民營鋼鐵廠的產量則是迅速下降到了不到500萬噸。

在鋼鐵行業,民營剛鐵廠的技術已經變得全面落后了,而且在燃料、礦石等方面,南方相比北方也沒什么優勢。南方地區的鋼鐵產品,逐漸被北方的國營鋼鐵產品所取代。而隨著南方進入改革,南方的輕工業則是開始進入爆炸式的發展階段。

鋼鐵行業的發展此時也變得非常迅速,一方面機械制造業、鐵路建設的興起,一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百姓逐漸走向富裕,市場對鋼鐵的需求也正在不斷增長。國營鋼鐵廠現在每年的盈利都在不斷增長,這些盈利又投入到了技術的攻堅和產能的擴張上面。

國營礦山的投資,同樣也在持續展開。此時大明的開礦技術,可謂是突飛猛進一般,威力更大的炸藥,還有靠譜的蒸汽機排水設備,更有直接修進礦山的鐵路。從開采到運輸,都排除了過去一系列的難題。

國營農場則是以生產商品糧、油料作物等保障作物為主,同樣也是國營企業投入資金,對生產技術進行提升。

同時還有一些生產輕工業商品的國營企業,這都是朱由校整出來的,這類國營企業因為涉及輕工業,輕工業市場變動較大,而且面臨的競爭也越來越大,所有這類國營企業老總的權力會更大一些。

在朝廷、國營企業、民間資本的投資之下,大明北方各省的投資總額,在天啟十五年占到了的超高數值,而且工業蓬勃發展,北方各省的工業產值在天啟十五年也占到了。

光是國營企業在天啟十五年繳納的稅收和上交的盈利,就達到了15億元,技術的領先帶來了無比龐大的紅利。而且這種工業技術的領先,是全世界范圍的領先,可謂是想不賺錢都難。

國營企業的發展,已經在天啟十五年開始收到了豐厚的回報,并且因為大明南北都進入改革,接下來的需求更大,特別是在鋼鐵需求方面,更是缺口極大,國營鋼鐵企業正在大量的擴充產能。

南方的那些鋼鐵廠,隨著改革也陸續成立了鋼鐵公司,一些資金比較雄厚的民營鋼鐵公司已經開始引進國營鋼鐵廠的技術,在冶煉技術方面,現在隨著改革的持續,國營鋼鐵廠對技術并不封鎖,民營鋼鐵廠同樣也可以引入,但價格就比較高了,而且那些民營鋼鐵廠必須正常納稅。

重工業也是允許民資進入的,從而增加市場競爭,避免國營企業走向僵化。不過在能源、礦業、金融、交通、精密制造、煙酒這些領域,民營企業則不是想進就能進的,部分業務允許民營企業進入,但是限制也很大。例如礦業方面,也只有那些不適合國企經營的小型礦山允許民營企業開采,但出了礦難要負責,同時也要繳納較高的稅收。

在金融、能源、礦業、交通運輸、精密制造等領域,國營企業占比達到90以上,民營企業大部分被限制在這些領域之外,一些領域甚至是被完全限制。這些行業,要么是很容易掠奪人民財富的,要么是躺著賺錢的。前者落入民營資本手中,那對于老百姓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后者與其便宜民企,為什么不給國企賺?

已經完成改革多年的北方各省,此時雖然還是天災不斷,但**卻是被平息了下來。朝廷在北方完成了保障體系的布局,糧食保障是最基礎的方面,不管怎么鬧天災,都能使糧價保持平穩。特別是鐵路系統的逐漸完善,糧食運輸已經變得很方便了。

同時在綠化方面,這些年朝廷也付出了諸多的努力,過去北方各省的森林被砍伐之后,是沒人去種樹的,結果導致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旱災和水災一來,土地水份涵養能力差,要么旱死要么澇死。

一方面朝廷在各州縣,對境內的大面積荒山、荒灘、荒地、荒溝進行植樹造林,成立國營林場。

一方面,則對于那些碎片化的荒山、荒灘、荒地、荒溝進行拍賣,明確承包權,允許私人開荒者承包一百年,一百年后承包期到了之后,再自動延續。但是承包四荒地的個體、單位,需要在三年內完成植樹造林,并且不能你現在所看的《》第476章:發展成果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請百度搜:香滿路言情m.bookxml進去后再搜:


上一章  |  重生明末當皇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