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大明朝第267章 黃太沖,你怎么也叛變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搶救大明朝 >>搶救大明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7章 黃太沖,你怎么也叛變了?

第267章 黃太沖,你怎么也叛變了?


更新時間:2019年05月19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大羅羅 | 搶救大明朝 
您的位置:第


作品:

字數:

秦淮河畔,白門閣,杳渺的絲竹之音,從二樓傳出。經歷了白天的喧囂之后,夜幕降臨,秦淮河變得格外安靜。深秋晚風漸漸,讓人格外舒服。

化名朱耀飛的朱慈烺非常自然的坐在寇白門身邊,喝著美酒、吃著寇白門親身下廚做出來的小菜、時不時還說笑幾句,卻沒有一點被這個秦淮尤物迷住的跡象——這種程度的逢場作戲才到哪兒呢?朱慈烺的前世又不是沒見識過。

而他這么一個嘴上沒毛的少年,居然禁得住寇白門的撩撥,真是大大出乎幾個東南才子的預感了。

他們當中只有羅至公知道“朱耀飛”的真實身份,而侯方域、黃宗羲、冒襄、張煌言他們固然也知道“朱耀飛”的身份不一般了——看看鄭森諂諛的態度就知道了。鄭森什么人啊?大明首富的兒子!而且人家的首富爹還不是當官的能隨便宰了吃肉的肥豬,哪怕是大明撫軍太子對鄭家也只能收買,不敢打壓欺負。

不過他們幾個并不知道他這樣一個少年,就是如今大明半壁山河真正的主人!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靡靡之音也聽得差未幾了,會聚于此的幾人,就開端高談闊論了——這就是東林、復社這些東南清流進行政治生活的方法。

挑起話題的還是羅至公,話題當然還是和北京國民最近遭遇的苦難有關。

而接著他挑起的話頭發表高論的,則是黃宗羲。在幾位才子當中,最有想法的大概就是這位寫出了《明夷待訪錄》的黃宗羲了。而在后代名聲最臭的,居然也是這位黃宗羲!由于他被扣上了明末公知的帽子,已經臭不可聞了。

“燕京之失,乃是天子守國門之誤和削藩廢封建之罪也!所謂天子守國門,實在是國門守天子,設九邊重鎮,靡費數百萬,環衛天子四周,一旦燕京有急,九邊兵馬就會為之調動,疲于奔命。而天子之都,又有數十萬乃至百萬生民,日費米面無數,靠北直隸貧瘠之地難以供給,只能以12萬運糧軍萬里調運,實在是疲敝天下之政!若論其守邊之功過,實在不如昔日太祖高天子所設之九塞藩王。若九塞尚在,建虜之禍由遼、寧二藩就足可彌平,何來本日之巨禍?”

“好好好!說得好!天子守國門的效用,的確不如九塞藩王!”朱慈烺拍了拍巴掌,笑著道,“只是成祖文天子以藩奪國,自開惡例,擔心子孫之中有人效法,才不得已遷都北京。此事回根結底,還是建文削藩之過!建文重儒臣而輕藩王,想要效法趙宋之政,卻又沒有趙匡胤的手段。成果壞了太祖高天子所布之局,也為國家埋下了隱患。不過即便建文能以杯酒釋了藩王之權,然后行以文御武之法,也就是一個孱弱之宋。”

聽了朱慈烺的話,在場的侯方域、黃宗羲、冒襄、張煌言等人都是一驚。

這少年還真敢說啊!他是......難道他就是太子殿下!?

朱慈烺眼力在室內一掃,然后又笑著道:“在我看來,國門守天子只是遷都北京的兩大弊政之一。還有一大弊病,則是都城闊別了東南富庶之地,使得東南之富處在了朝廷的長鞭之外!

在明君忠臣之朝還可以努力為之,使國用不至于匱乏。若是遇上孱弱之主,奸佞之臣,則東南之肥水就要流進他人之地步了。久而久之,國家也就日益貧弱,而九邊將士自然會限于貧困,無力承擔兵役。胡虜之猖狂,也就成為必定了!”

他說到這兒,眼力已經湊集到了黃宗羲那張顴骨突出的面頰之上,微笑著道:“太沖兄對撫軍太子之所為,如何看待?”

黃宗羲拈著胡須,凝視著朱慈烺,沉默半晌,才道:“撫軍太子有雄才少無仁德,濁世之雄主,治世之暴君!”

“黃太沖!”羅至公低吼了一聲,“請慎言!”

黃宗羲笑道:“此乃直言!如今天下,濁世也!得雄主當國,乃大明之幸,士林之幸也!假如換成一個空有仁德而無雄才之君,天下就要有傾覆之禍了!”

這話說的......應當是知道本太子的身份了!朱慈烺微微笑著,心說:你這個黃太沖不是應當沖出來當出頭鳥的嗎?你不是明末三至公知嗎?怎么也拍本太子的馬屁?難道也想要投奔做官?

黃宗羲看著朱慈烺的笑臉,心里那個自得啊!看來這次恩科可以高中了——公知什么的,黃宗羲是不知道的,他只知道要眼前這位少年可以給他官做,是他的君父......就是他親愛的朱爸爸!而且這個朱爸爸那么兇,手握十萬雄師,東南士大夫根本斗不過他的。這就是賢明神武的朱爸爸啊!黃宗羲是公知,又不是腦殘,怎么會跳出來送逝世?

朱慈烺又問:“依先生看,東南之事,何認為先?”

“東南之事,當然是理財為先了!”黃宗羲笑道,“東南本就是財富匯集之地。居于東南的朝廷假如連財都理不好,還有什么事情能做好?”

“理財,何認為先?”

黃宗羲道:“理財當以廢金銀為先!”

朱慈烺笑道:“變通貨之法,必須鄭重行事。太沖兄還是說說其他的措施吧。”

朱慈烺知道黃宗羲說的是《明夷待訪錄》中財計篇的觀點:廢金銀,鑄銅錢,而且還有行銅禁,鑄良幣——看著很好,但是卻沒有可行性。

由于劣幣驅趕良幣那是經濟現象,而行銅禁必定會造成銅價高昂,鑄良幣又會讓銅和錢的價值倒掛,到時候毀良幣取銅和私鑄劣幣的現象就會泛濫。當然了,這些問題在18世紀中葉以后都會得到解決。由于在那以后,歐洲人運用了更高效率的煉銅技巧,同時在美洲創造了宏大的銅礦。假如在那之后,大明持續以銅錢為重要流通貨幣,又不能鎖國閉關,那么銅錢必定會大幅度貶值!

黃宗羲想了想,又道:“若金銀不能驟廢,那也應當更易征稅之法。古之征貴征賤,以粟帛為俯仰。故公上賦稅,有粟米之征、布縷之征是也。”

朱慈烺道:“朝廷征銀于田,的確使民勞苦,必定要改。”

實在征銀于田對商品經濟發達的東南而言沒有什么問題,問題是西北中原的銀子太少,征銀于田對農民就是累贅了。明末起義由西北而起,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征銀于田。

黃宗羲又言道:“理財之次,當屬清田授田!“

居然上干貨了!朱慈烺一愣,笑道:“愿聞其詳。”

黃宗羲道:“先說清田。天下田土共有四類,一曰屯田,二曰官田,三曰民田,四曰隱田。

就以萬歷新政清田之后所造賬冊為例,天下實在田土七八余萬頃,其中屯田不到一成,約六十四萬余頃,官田居十分之三,曰二百余萬頃。官田加屯田,總共占了天下實在田土的十分之四也!假如再算上隱田未查明著,天下過半之田土并非民有,都是可授之官田。

民田為富戶士紳所有,朝廷為收買士林計,可以不問。而官田為朝廷所有之產,所征收的不是稅,而是租!富戶士紳都同意免稅,但盡不會同意免租吧?

假如朝廷可以清查東南之官田,而后授之于民,一戶授50畝,田租以什一為則。只收田租,不收丁稅及其他。而且只收米面,不收銀錢。

以南直隸、江西、浙江、福建、廣東總計不下萬萬畝的官田,什一之租,每畝便是兩三斗米面,年進下下2500萬石。而生民、士紳、富戶,都不會感到艱苦。假如再算上鹽稅1000萬兩白銀,關稅一百余萬,朝廷年進米面2500萬石,白銀有1100萬兩,國用還會不足嗎?

而且50畝授一戶計,萬萬畝官田當授200萬戶生民......200萬戶民,一萬萬畝田,就皆在雄主控制之中了!

這還僅僅是控制了東南的田土,假如算上湖廣的兩億多畝,北伐中原之用也足夠了!”

這話一說完,不僅侯方域、冒襄、張煌言這仨正直君子傻眼了,連一心想要當官的羅至公都被驚呆了。

這個黃宗羲一天到晚懟天懟地的似乎不畏威權,今天見了撫軍太子本人怎么不懟了,不僅不懟,而且還一個馬屁接著一個馬屁的拍,還獻了清田授田之策......你這是要出賣東南士林啊!你這是反叛!你是叛徒啊!

“哈哈哈!”朱慈烺大笑起來,“好一個黃太沖!你是狀元之才!”

小說第網址:https:///book/288/288811/66453403.html


上一章  |  搶救大明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