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竊聽系統267 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崇禎竊聽系統 >>崇禎竊聽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267 殺

267 殺


更新時間:2019年11月08日  作者:叫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叫天 | 崇禎竊聽系統 

作者:叫天

字數:7049

人氣小說:

有一點,崇禎皇帝沒有想錯的,就是這些積年老賊,是有著豐富的戰場經驗。

當他們看到調動的軍隊開始結陣,從四面八方圍上他們,特別是有不少火銃手、弓箭手都被調過來時,他們就感覺到不對了。不,準確的說,是他們知道接下來可能會面臨的命運是什么了。

孫可望首先便有點絕望了,雖然他們一共有一萬人左右,看著人數不少,可是,他們這些天就只能吃一點點粥,勉強活命而已,又哪來的力氣反抗!

“噗通”一聲,他首先跪倒,面向城頭上的崇禎皇帝,帶著恐慌,大聲喊道:“皇上,草民要去打建虜,草民愿意去打建虜……”

不止是他,包括其他積年老賊,也都跟著跪倒,紛紛求饒,要求去遼東打建虜。

場面,立刻就亂成了一團。

看著這一幕,其他兩個隊列的流賊都有點目瞪口呆:從剛才來說,皇上應該是很好說話的啊,甚至都能為他們考慮到回去之后的處境,事先給他們發了不少費用。這種事情,可不是一般皇帝能做到的!

如今這眼前,可是有一萬來人啊,看他們的樣子,難道是皇上真要都殺了他們?這……這不可能吧!

他們是有閑暇去想這個問題,去琢磨皇上到底是不是這個意思。可身為當事人的孫可望,卻是急得在這么短短的一點時間內,就是滿頭大汗了。他沒見到皇帝有反應,就轉向那五千人的行列,大聲喊道:“定國,兄弟一場,幫忙求求情吧,定國……”

說起來,之前李定國選擇自愿去遼東打建虜時,他心中其實是暗自嗤笑的:是因為良心過不去么,所以要去遼東送死?這么多年來,為什么就一直那么愚笨呢?

也難怪,這些年來,自己能識字斷章,比起李定國聰明得不止一星半點,也因此,自己才是義父名下所有義子中的老大!

不過此時,孫可望早已忘記了自己曾有這么想過,而是抓住了一根可能的稻草,覺得皇帝所說有良心未泯的人,很可能就是指李定國等人,如果他出面求情,萬一能開恩呢?

因此,為了這根可能的稻草,他大聲喊著李定國,想尋求他的幫助。而其他的積年老賊,也有向李過等人求助,或者在哀求皇上,場面變得更混亂了。

此時的這些人,沒有了他們以前當流賊時候的囂張和肆無忌憚,大都就只是一個怕死的普通人而已。在哭喊著,在求饒著,只是為了活命。

崇禎皇帝看著這一切,卻無動于衷。只是在心中想著:當初你們這些害別的百姓時,可有想過他們也曾哭喊過,求饒過,他們不想當流賊,他們只想活下去,可是,那個時候,你們有放過他們么?比起他們,朕好歹給了你們一次機會,只是很可惜,是你們自己不選的!

“放箭!”

“射擊!”

隨著一聲聲令下,在長槍方陣的掩護下,弓箭手和火銃兵都開始執行軍令。

“梆梆梆……”

“呯呯呯……”

弓弦聲音,還有火銃射擊的響聲中,響起了積年老賊的慘叫聲。

一邊是精銳的明軍,另外一邊的積年老賊都是手無寸鐵,且好多天肚子里都沒有什么吃,根本沒有力氣的,又如何能反抗得了?

絕望了的這些積年老賊,瘋了般撲過去,可是,在弓箭手和火銃兵的前面,還有長槍方陣,沖上去的結果,就只能是捅成一個個血葫蘆。這根本就不是一場對等的戰事,而是一場一面倒的屠殺。準確地說,是官軍在行刑,代表那些被這積年老賊害死的無數冤枉,討還血債!

上萬人,不斷地倒在血泊中,在那慘叫,在那哀嚎,這個場景,讓所有看到的人,都深深地震驚了。

李定國自然是聽到了孫可望的喊聲,可是,他無能為力。

他其實也知道,孫可望不跟著過來,已經說明了兩人對于過往,是不同的認知。這一點,其實在平時的時候,就已經有體現了。兩人的觀點在處理事情上,就很不一樣。

不說遠的,就拿最近的,為了替義父報仇,他李定國決定留下來,押著左夢庚去投案。可是,孫可望壓根就沒有這個想法。

對此,李定國不強求他,只是對自己有要求而已。

而剛才之前,皇上其實已經說得很明白了。當了那么多年的流賊,不管有心無心,總是害了不少人。皇上給了機會,去打建虜,救遼東百姓于水火,可是,孫可望還是沒有選這條路。

想到這里,李定國轉頭看看自己身邊的劉文秀,艾能奇,心中又多了一點欣慰。

雖然劉文秀和艾能奇也沒有隨他一起為了義父而投案,可是,他們在聽到皇帝的事,聽到皇帝的說話之后,選擇了去遼東打建虜。因此,他們就能活了!

李定國抬頭看向那血流滿地的地方,眼中無動于衷。事實上,像這種場景,甚至比起這個,還要慘的,他都已經看過不少了。此時的他,只是在心中想著,來世,好好做人吧!

而后,他又抬頭看向城頭上的那個身影,對當今皇上又多了一份認識:皇上,不但仁慈,同時也很鐵血!

有他這個想法的人,在剩下的流賊和明軍將士中,占絕大部分。

不過他們卻也認得清:皇上仁慈,是對百姓仁慈!皇上鐵血,是對那些教而不改,大奸大惡之輩!

這樣的皇上,才是真正的圣明!

半個時辰之后,將近一萬人的積年老賊,都倒在血泊中,并且有官軍檢查過,就算還有一口氣的,也會補刀了事。而后,曹變蛟、賀人龍、周遇吉三人便上了城頭繳旨。

這個時候,南陽城頭城下,又再次變得非常安靜,除了戰馬的聲音之外,只剩下錦旗咧咧作響而已!甚至連南陽城內,可能也受到了之前那些聲音的影響,也變得非常安靜起來。

崇禎皇帝掃視著底下所有人,看他們的神情,便知道自己這么做的用意,得到了他們的認可。

說起來,對于這些積年老賊,其實沒有人不痛恨的。至少那將近十萬隊列中的人,都很痛恨這些流賊中的老賊。就是這些人,才讓他們落到如今這個下場。如果不是皇上來了,很可能他們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成為了路邊枯骨。

城頭上,崇禎皇帝就仿佛沒有看到底下的那些尸體,只是大聲開口說道:“朕的心愿,是所有朕的子民都能安居樂業!為此,朕在努力,希望早日達成這個目標。”

說完之后,他便擺駕回南陽城內去了。至于外面的這些事情,則有五省總督陳奇瑜進行收尾。

登記所有活著的流賊信息,給那些能回家的人發放大明皇帝銀行的銀票,給那些去遼東打建虜的人登記造冊,是要花費很多精力的。

當然了,崇禎皇帝不是當了撒手掌柜,而是有他自己的事情要忙。

到如今為止,大明國內的流賊之亂,算是暫時平息了。至于是否能去掉“暫時”這兩個字,還要看后續的賑災情況。如果沒有糧食,受災百姓活不下去的話,就算已經沒有了李自成、張獻忠的,也肯定還會冒出張自成、李獻忠之類的人物。

而賑災這個事情,可能是還要持續數年。

這個事情,比起打敗流賊,那是要難得多了。涉及到方方面面,稅制革新,發展生產,整頓吏治等等,很多事情還是牽一發而動身,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當然了,就算再困難,既然要中興大明,那就必須要去做!

比較幸運的是,到如今這個時候,特別是這次御駕出征以來,有些條件已經成熟,該強硬的時候就強硬起來,應該也沒什么了!

拋開這個還比較遠的問題,崇禎皇帝不由得心思又集中到了滇南那邊的土司叛亂,也就是史稱的沙普之亂。

從崇禎四年開始,阿迷州土司普名聲開始造反,如今已經到了崇禎十二年了,可這次的叛亂,雖然普名聲已死,可他婆娘萬氏還在繼續造反,并有聯合其他土司一起反叛的苗頭。

相對遼東的建虜叛亂,以及流賊之亂來說,這滇南的土司叛亂,影響的范圍要小多了。可是,終歸一直沒有鎮壓下去,一直在造反,對于大明的穩定,也有不可估量的影響。

云南是由黔國公沐天波負責的,不過他才剛二十多頭,又沒有他祖宗沐英的能力,一直無法平定土司之亂,甚至都沒法震懾其他土司。可以說,云南的局勢,并不樂觀。

這一次御駕出征,算是機會難得。要是有可能的話,真不如繼續南下平叛,把那造反土司都給滅了!崇禎皇帝心中這么想著,卻又嘆了口氣:所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就是自己目前遇到的問題啊!

南陽府離云南那邊湖北、貴州兩省。要以這個時代的交通,前往云南南部鎮壓的話,還不知道路上要花多少時間。

如果只是花點時間的話,其實也沒什么!

可是,大軍行進,那是要耗錢糧的,而且還不是小數目。就目前朝廷的財政能力,從晉商那抄來的錢,要花得地方多了去,必須省著花才行。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自己所領的軍隊主力,不管是三大營,還是秦兵,都是北方的軍隊,如果一路南下云南平叛的話,這氣候能否適應?搞不好,非戰斗減員就能讓自己承受不起!

崇禎皇帝想到這里,不由得便嘆了口氣:大明帝國,確實是有點大啊!當然,想做到日不落,還是要繼續努力才行。

這第一次離京,出來久了也不好,要是南下的話,至少過年肯定是要在外面過了。而如今大明的最主要敵人,其實還是遼東的建虜。自己作為大明皇帝,離開太久的話,也不好!

這么想著,崇禎皇帝還是算了,不打算繼續南下領軍平叛。

但是,對于土司造反,不能不管。要不然的話,云南、貴州還有四川等地的土司看到那些造反土司活得好好的,搞不好就會有樣學樣。

奢安之亂,已經讓大明四川等省勞民傷財,耗干了財力物力;要是再爆發一次大的土司之亂的話,就真得是難以承受了!

這么想著,崇禎皇帝考慮了半天之后,想到了一個對策。

心中稍微放松了一點之后,他看了下竊聽種子的反饋消息,就又眉頭一皺。

山海關那邊,薊遼督師孫傳庭和關寧地方將領,也就是以祖大壽為首的那些人,矛盾沖突漸漸地擺到明面上來了。原因就是孫傳庭要清理軍用屯田,而這些田地,如今大多都被祖大壽等本地將領給霸占了。

崇禎皇帝有點擔心孫傳庭沒處理好的話,會引發嚴重的后果。

在原本的歷史上,其實關寧軍這邊,就已經有獨立朝廷之外的傾向。或者更直白一點說,就是祖大壽有軍閥傾向,認為關寧是他祖家的地盤。也是因此,他夾在大明和滿清中間,當他的草頭王。

皇太極再三招降他,想把山海關占為己有,通過山海關,虎視關內,可祖大壽都沒有答應,幾次在絕境的時候都是假裝投降,然后逃回自己的地盤。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不惜殺朝廷將領作為自己投降的誠意,比如何可綱。

崇禎皇帝考慮了一會,覺得三大營還是要回京師坐鎮才行。如果山海關那邊真要有事,三大營也能快速趕去鎮壓。而這,也是他不打算再南下平叛的原因之一。

考慮這山海關的事情,崇禎皇帝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身邊的將領吳三桂。他這次隨駕出征,表現還算是不錯,至少是一名合格的明軍將領。積功下來,也該升總兵了。

不過他和他帶來的一千五百騎軍,崇禎皇帝不打算讓他們回去山海關。收為京營的一部分,作為下一步革新京營,倒是可以。但基于山海關那邊的情況,眼下還不行。最好讓吳三桂離山海關遠一點的地方。

南下平叛,都是北人,不很適合。那把他安排到哪里,又不會讓他有懷疑安排的用意呢?崇禎皇帝思考著這問題,想了一會,忽然眼睛一亮。


上一章  |  崇禎竊聽系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