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安西最后一個信使第497章 傻瓜戰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安西最后一個信使 >>大唐:安西最后一個信使最新章節列表 >> 第497章 傻瓜戰術

第497章 傻瓜戰術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一只橘貓壓海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一只橘貓壓海棠 | 大唐:安西最后一個信使 


郭戎,帶著一幫禁軍中的年輕軍校在柳城看了一場大戲,進行了一場再難以復制的實兵推演,而同一時間,李愬也在襄平完成了一場大規模的殲滅戰。

元和五年,五月下旬,大唐官軍和遼東叛軍在襄平附近展開大戰,同時渤海國大軍重新進入遼東腹地。

六月中旬,在李愬一系列疑兵和誘敵的策略之下,渤海國的十幾萬兵馬抵達襄平城下并開始進攻。

相比較元和四年在陳宏志的指揮下第一次進入遼東,這一次失去了陳宏志指揮之后,入寇遼東渤海國兵馬失去了之前的鋒芒和銳氣。

表現出來的就目標異常的模湖,戰略判斷和指揮更是爛的一塌湖涂,整個渤海大軍就如同沒了頭的蒼蠅一般亂飛亂撞。

從表面上看,第二次入寇的渤海軍是土雞瓦狗一般的存在,但是,郭戎、李愬、莫靈均等遼東唐軍的高級將領們卻知道,如果因為看起來混亂無序,就把對手當成廢物,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混亂、無序、野蠻,本就是渤海國的常態。

黑水靺鞨出身的他們,本就不以秩序、組織、謀略為為長,他們縱橫于白山黑水所依靠的更多的是他們的強壯的身體和悍勇無畏的勇氣。

對于他們來說,野蠻的程度,幾乎可以等同于戰力的強弱。

這就導致了一個看起來很尷尬的結果。

在戰略上,渤海國的大軍不值一提,對于李愬這種戰略大家來說,渤海人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對手。

在戰術上,有著完整戰術,完整傳承的的唐軍更是占據了絕對優勢。

不用李愬、不用莫靈均,不用林宇,甚至一名合格的營級的折沖都尉都可以吊打渤海大軍。

但是,在真正硬碰硬的實戰中,這種無序化,卻將渤海大軍本身屬于靺鞨人最大的優點發揮的淋漓盡致。

相比較戰斗力處于巔峰狀態的渤海大軍,剛剛和第五輪的十幾萬大軍一番大戰的李愬可就不一樣了。

李愬手中的王牌左威衛和第五輪主力的八萬人鏖戰了整整七天,損失過半。

莫靈均所率領的騎兵,六天里面行軍近千里,隨后又一路尾隨,戰損的數量不大,但是人員和馬匹極度的疲憊。

剩余的四萬步卒除卻一萬安東軍屬于一線戰力之外,剩余的三萬多都是海防衛所的衛軍。

這些衛軍的戰斗力不能說弱,但是海防衛設立之初主要針對的就不是陸戰,而是為水師配屬的戰兵。

在人員的選拔上,禁軍和都護府的戰兵往往是從良家子中選拔,或者從征募的兵員中選擇身強體壯之人。海防衛主要從漁民、島民、歸順海盜、海賊中征募、選拔,在條件選擇上對于身體素質的要求不高,但是對于水性卻有極高的要求。

在作戰任務上,海防衛平時負責轄區海防,水師出征之時登船隨水師出征,臨時停靠海港負責警衛,海戰之時作為跳幫戰主力,登陸之時則作為步卒登陸承擔戰兵職責。

在裝備上,海防衛不配屬戰馬,不配屬馱馬,不配備長兵,步卒以適合跳幫戰的輕步兵、刀盾兵和以遠程為主的弩手為主,配屬少量的重步兵,少量工兵。

用后世的標準來看,大唐膠東半島、遼東半島上,六個海防衛的衛軍,可以看成是郭戎給水師預留的海軍陸戰隊。

在訓練上,海防衛的成軍的也時間太短,不僅訓練的方向不同,訓練的強度和程度無法和禁軍、都護府輔兵相提并論。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他們更擅長都是海戰和兩棲作戰,而不是陣地戰、城市的攻防戰。

成軍期間又處于北伐期間,整個大唐的資源都在向河北戰場傾斜,海防衛本就輕裝的裝備也沒能

百分之百到位,這就使得他們在陸地上的作戰能力要再打一個折扣。

對于海防衛衛軍的戰斗力,李愬是最為了解的,如果說海戰,說起兩棲戰,說起登陸戰,海防衛的這幾萬人冠絕天下,無人能出其右。

但是,說起陸戰,李愬就只能呵呵了。

別說最精銳的長安禁軍,彷照長安禁軍組建的都護府戰兵,就連藩鎮軍的水平都達不到,雖然不至于淪落到新羅、百濟、高句麗的程度,但是戰斗力真的高不到哪里去。

沒辦法,海防衛優先考慮的是海戰,其次是防御戰,野戰只能看做是海防衛的兼職。

一個海防衛確實有整整八千衛軍,但是這八千人中,沒有騎兵,沒有長兵,陌刀不過百柄,重甲的數量不到三百……

重弩的數量雖然不少,但是那都是為了配合海戰和防御戰的增加的,收拾輕甲或者無甲的海盜還湊合,但是在沒有重步兵的掩護,在野戰中能夠發揮的作用極為有限。

如果不是知道海防衛實在不適合野戰,李愬何必要把左威衛放在前面硬抗,而讓幾萬步卒在兩邊挖陷阱呢。

渤海軍因為野蠻和無序,使得他們的實際戰斗力接近巔峰,

在戰略上,李愬可以把渤海軍當傻子耍,在戰術上,李愬可以吊打渤海軍,但是在戰場上,尤其是需要硬碰硬的時候,無論是在兵力的數量上,還是實際的戰斗力上,李愬都是處于絕對劣勢的。

這就使得面對渤海大軍的時候,李愬會陷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境地,縱然有千般謀略,萬般戰術,最終卻因為戰力的不足而無法實施。

好在,李愬也不是固執和迂腐之人,更沒有所謂的完美主義情節,

所以,李愬選擇了一種看起來最笨,最有效的戰術,也是郭戎最喜歡的戰術:

守堅城,抄后路,聚殲之。

李愬的堅城就是襄平,

依托襄平,消耗渤海人的士氣、銳氣,同時等待郭戎派出的援軍。

抄后路的,則是莫靈均率領的騎兵以及董嘉根據郭戎的命令從柳城帶來騎兵。

元和五年,六月十六,渤海大軍抵達襄平城下,沒有任何停頓和猶豫,在沒有任何其他攻城器械的輔助下,憑借簡陋的竹梯開始攻城。

勐攻了接近一天,扔下了近千具尸體之后,進攻停止。

六月十七,渤海人并沒有如同第一天一樣著急進攻,而是分出兩個萬人隊,在襄平的西北和西南位置各設置了一座營地,從而將襄平徹圍圍困在了中央。

在分兵包圍的同時,渤海人仍然不著急,反而派出大量人手去伐木取材,很顯然,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襄平城樓之上,看著圍繞襄平忙的不亦樂乎的渤海人,李愬不禁在心中輕輕的嘆息:

渤海人是真的上道。

六月二十四,由郭戎派出,由董嘉率領的整整三個騎兵團整整一萬八千騎兵,經過長途跋涉,抵達了襄平外圍。

董嘉的抵達,使得李愬手中騎兵的數量達到了整整四萬兩千騎。

四萬兩千騎兵加上五千人的左威衛,一萬人的安東軍,三萬的多的海防衛衛軍,李愬手中實際的兵力也超過了九萬,逼近了十萬。

比起渤海人近十五萬人的兵馬,李愬手中的九萬兵馬還是少了不少,但是差距不止于兩倍以上的懸殊比例,可以稱得上大致相當了。

比起數量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質量。

無論是原有的騎兵,還是董嘉帶來的援軍,這四萬兩千騎兵要么來自振武、朔方,要么是禁軍配屬的精銳騎兵,無論是戰斗力還是組織力都屬于唐軍中一流的水準。

再加上損失不輕

,但是骨架尚在的左威衛,和李愬直屬的一萬安東都護府戰兵,李愬已經有了正面和渤海人死磕的底氣。

只不過,騎兵們還需要休整,而左威衛和安東軍的配合也還需要進行最后的磨合。

六月二十七,莫靈均、董嘉所部的四萬兩千騎兵完成了修整,恢復了巔峰的狀態,經過安東軍補充之后的左威衛也已經恢復了滿編的狀態。

此時此刻,李愬所等待的只是一個機會,一個敵軍出現懈怠,自己可以順勢發動反擊的機會。

到這一天,渤海人對襄平的進攻已經持續了整整十天,整整十天的勐攻之下,渤海人已經至少戰損了超過六千戰兵。

雖然渤海人本身較之唐軍更為野蠻,但是他們混亂的結構,零散的組織卻使得他們承受傷害和損失的能力更差。

六千人的損失已經超出了相當一部分人的心理承受范圍,他們的士氣、狀態、戰斗的欲望,都已經達到了圍攻襄平以來的最低點,可以說,渤海人已經來到了連續十天的勐攻之下的第一個臨界點。

李愬很清楚,隨著渤海人達到了進攻的臨界點,自己的機會每一天都可能來到。

當天晚上,襄平城的西門被悄悄的打開,兩千重騎兵從渤海人兩座營地中央的無人地帶悄無聲息的進入了襄平之中,完成了李愬的最后準備工作。

李愬做好了自己的準備,然而哪怕是他也沒想到自己的機會來的是如此的迅速。

第二天,也就是六月二十八,清晨,太陽照例升起,城內的炊煙依舊升起,城內的海防衛士卒依舊在堅守城池,但是城外,吹響了整整十天的號角卻沒有如同之前十天一樣,在辰時吹響。

同樣沒有出現的是擂動了十天的戰鼓,還有那數以萬計,披堅執銳的戰兵。

確定了敵軍沒有如同平常一樣進攻之后,李愬知道自己等待的機會已經到來,立刻下達了屬于自己反擊的命令。

隨著李愬的命令下達,城內的戰兵輔兵迅速忙碌了起來,喂馬,披甲,上刃,短短一刻鐘的時間一萬五千戰兵,兩千騎兵,六千海防衛輔兵已經完成了戰斗的準備。

緊接著,緊緊關閉了十天的襄平城門被打開,一隊又一隊精銳到極點,武裝到牙齒唐軍從城門中開出。

猝不及防之下,渤海軍也被迫出擊,然而相比較準備就緒的左威衛和安東軍戰兵,渤海人要狼狽太多。

正做著美夢的渤海人被一個個喚醒,然而睜開眼睛之后,既沒有飯食,也沒有湯水,更沒有夢中的美人相隨,等待他們的只有冷冰冰的命令,以及火辣辣的馬鞭和碗口粗細的木棍。

雖然極端的不情愿,但是在軍棍和馬鞭之下,渤海人依舊紛紛起床,餓著肚子,扛著怨氣穿衣,披甲……

穩定運行多年的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

然而,此時此刻,進攻整整十天總是功敗垂成之下,渤海人的心中早就被不滿充斥。

之前,唐軍死守城池,堅守不出,攻堅能力不強的打起來是既吃力,又憋屈,此時此刻,看到唐軍竟然自己跑出來送死。

除卻少數聰明人,絕大多數渤海人的腦子瞬間被點燃,至于剩下的已經不需要渤海人的軍將們進行指揮。

氣勢洶洶的渤海人手持兵刃,以各種在唐軍看起來不倫不類的陣型,朝著補全之后的左威衛戰陣沖去。

隨著雙方的距離拉近,在林宇的號令之下,八千戰兵組成的戰陣停止了進行,戰陣中前部分的陌刀兵站住位置,形成整個戰陣的基準點。

其余所有的弓箭手,弩手,長槍兵,長矛手,步槊手,刀盾兵,八牛弩依次就位。

很快,一聲高亢的命令出現在了戰陣的最前方。

「標尺八十,三輪速射!」

相關


上一章  |  大唐:安西最后一個信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