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大明第二十六章.在路上(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攝政大明 >>攝政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六章.在路上(中).

第二十六章.在路上(中).


更新時間:2012年09月04日  作者:蟲豸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蟲豸 | 攝政大明 


第二天,正是趙俊臣定下來要返京的日子。

天色不過剛蒙蒙亮,趙俊臣就已是在潞安府的地方官員和鄉紳商人們的陪送下,來到潞安府城外,準備向著京城出發。

趙俊臣的離開顯得很低調——至少表現上看是如此,在他的叮囑下,沒有大張旗鼓,沒有鞭炮舞獅,更沒有驚動百姓,就這么趁著還殘留著夜色的天際,帶著許慶彥和名隨從離開,前后不過四五駕馬車,不僅沒有絲毫欽差大人應有的威風架勢,甚至還會讓人覺得有些寒酸。

然而,在昨晚那場酒宴上,趙俊臣在強調了潞安府上下要低調為自己送行、絕不可驚擾百姓的同時,亦明確的表示他會在第二天的卯時三刻從東門出發返京,所以不到一夜的時間,潞安府城左近的老百姓就都知道了。

所以,當趙俊臣在劉長安等人的相送下來到府城的東門外時,所看到的一切,讓他不由的呆住了——至少表面上看起來很吃驚。

只見在府城東門外,道路兩旁,密密麻麻的站著無數百姓,粗略估算,竟是比那日祭天時來的百姓還要更多。

如今已入深秋,卯時正是寒露寒氣最重的時候,百姓們顯然已是在這里等了許久,許多百姓甚至凍的臉色都隱隱發青了,卻沒有人叫苦,甚至沒有人說話,大都只是靜靜的看著出現在東城外的趙俊臣,神色復雜,似乎不舍,但無奈更多。

隱隱間,嘆息聲響起此起彼伏。

看到聚在這里的百姓,趙俊臣愣了片刻后,突然轉身,向著劉長安大聲斥喝道:“劉知府,這是怎么回事!!本官不是早已經說過,此次返京要低調,不可驚擾百姓嗎!?”

劉長安卻一臉的委屈,請罪道:“大人明鑒,下官絕沒有驚擾百姓,這些百姓是自發聚到這里為大人您送行的……”

劉長安話到一半,就見百姓中,走出了幾位代表,為首者,正是那位曾與趙俊臣有過兩面之緣的老者。

“大人,這事怪不得知府大人,確實是我們自發聚在這里為大人您送行的。”老者走到趙俊臣面前后,緩緩說道,聲音一如既往的沙啞:“大人您對我們百姓的好,我們老百姓都看在眼里,知道大人您是真心愛護百姓,連走的時候也不愿意讓我們知曉,但我們潞安百姓也是懂得知恩圖報的,大人您為我們做了這么多,我們怎么能讓大人您就這么離開?”

聽老者這么說,趙俊臣嘆息一聲,準備說些什么,卻突然發現,雖然與這個老者見過幾面,但他竟是連老者的名字都不知曉。

而老者則繼續說道:“說實話,潞安百姓舍不得大人您離開,但我們也知道,大人您前途遠大,將要是要當宰相的,所以我們也不敢強留大人,那會耽誤大人您的前程,所以……”

說話間,老者轉過身去,對著人群揮了揮手。

接著,就見百余名百姓,舉著各式各樣、顏色各異的萬民傘,來到了趙俊臣身前。

萬民傘究竟是什么模樣,潞安府的百姓們只知大概,所以他們所制造的萬民傘,也是各式各樣,有的就像是普通雨傘,只是大了幾圈,有的像是傘蓋,但看起來卻又不倫不類。

然而,它們確實是萬民傘,傘上綴掛著的那些密密麻麻寫個百姓們姓名的綢條,說明了這一點。

趙俊臣知道,這些萬民傘,都是百姓們連夜制造的,難免粗陋——有許多萬民傘,甚至是由不同顏色的布匹拼湊起來的,看起來更是寒酸。

但通過劉長安的情報,趙俊臣卻很清楚,這些制造萬民傘所用的布匹綢緞,都是百姓們自主捐獻,很多百姓好不容易有了一件好衣衫,幾年舍不得穿一次,但為了給趙俊臣制造萬民傘,卻毫不猶豫的把它剪成用于制造萬民傘的材料……

看到那花樣百出的萬民傘,老者似乎亦有些不好意思,表情很窘迫,但還是帶著期盼的表情,對趙俊臣說道:“大人,我們潞安府百姓沒什么貴重的東西能送您,這些萬民傘……也寒酸了些,但還請大人您能收下這片心意。”

看著這些萬民傘,趙俊臣似乎頗為感動,又似乎面無表情,隱隱間,好似還帶著一絲愧疚?

聽到老者的話后,趙俊臣并沒有回答,反而回身站到馬車上,對著一眾百姓大聲喊道:“百姓們,我趙俊臣不值得你們這么做!這些日子以來,我只是盡了為官的本分而已。但這些萬民傘是大家的心意,我不敢拒絕,就厚顏收下了!!就要回京了,我趙俊臣也舍不得大家,然而君命難違,我們就此別過,但我絕不會忘了大家,大家今后若有什么難處,記得來京城找我,只要我趙俊臣力所能及,就決不推辭!!”

隨著趙俊臣的大聲喊話,原本安靜的人群,亦是突然喧鬧起來,百姓們紛紛用自己最大的聲音,向著趙俊臣告別,表達自己的不舍。

“趙大人,好官啊!!”

“大人,今后別忘了來潞安府看看!!”

“欽差大人,一路走好啊!!”

隱隱間,似乎有哭聲傳出。

當趙俊臣離開潞安府時,隨行的馬車已是變成了十余輛,其中有四五輛是趙俊臣的馬車,里面乘載著趙俊臣的行李和隨從,而另外的六七輛,卻是臨走時潞安知府劉長安臨時張羅的馬車,全部用來擺放百姓們送給趙俊臣的萬民傘。

離開潞安城府已有三四個時辰了,一路向東,晌午之前,終于出了潞安府的地界。

自從離開潞安府城后,趙俊臣就坐在馬車中,一路沉默,連許慶彥跟他說話也不搭理,誰也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所以,整個車隊的氣氛也顯得很沉悶,每個人都生怕在這個時候會招惹趙俊臣生氣。

這片沉默,最終還是由趙俊臣自己打破了。

“慶彥!!”

隨著坐在馬車中的趙俊臣一聲呼喊,騎馬跟在一旁的許慶彥連忙來到馬車旁,問道:“少爺,有什么吩咐?”

“我們如今到哪兒了?”

“回少爺,馬上就快到直隸地界了,晌午了,少爺您餓了吧?別著急,前面不遠就有處鎮子,我們到那里就能歇息下了。”

馬車中的趙俊臣沉默片刻后,突然說道:“停車!!”

聽到趙俊臣的吩咐,許慶彥微微一愣,但還是對著車隊呼喝道:“大人有令,停車!停車!!”

當車隊停下后,趙俊臣跳下馬車,然后向著車隊尾處那些擺放著萬民傘的馬車走去。

隨意停在一輛馬車前,又隨意舉起了一把最小也是最不顯眼的萬民傘,趙俊臣細細觀摩了幾眼后,輕輕的嘆息了一聲,也不要他人幫忙,就這么親自將這把萬民傘抬到他自己所乘坐的那輛馬車中。

在一眾隨從疑惑的眼光注視下,趙俊臣對著許慶彥說道:“等到了下一個鎮子,我們先不用著急趕路,休息一晚,趁這段時間,你叫人把后面的那些萬民傘全都改一下。”

許慶彥不解道:“少爺,那些是百姓們送給你的萬民傘啊,怎么改?為什么要改啊?”

趙俊臣先是看了一眼擺放在自己馬車中的那把萬民傘后,淡淡的說道:“百姓送我的萬民傘,留這一把也就夠了,至于其他的萬民傘,也不用大改,就把上面我的名字全改成陛下的尊號即可,回到京城后,咱們把那些萬民傘全都轉送給陛下,就說是潞安府百姓送給他的,陛下看到后,一定很高興。”

許慶彥想到德慶皇帝那好大喜功的性子,恍然的點了點頭,笑道:“還是少爺有手段,我明白了。”

趙俊臣點了點頭,上了馬車,坐在那萬民傘旁邊,面無表情,似乎沉思,又似乎恍惚,只是下意識的撫摸了手邊的萬民傘良久。

趙俊臣這次來潞安府,自然不可能只帶著許慶彥這么一個隨從,其他的侍衛、賬房、下人,林林總總還有人。

蘇西卿就是其中之一。

蘇西卿是一位紹興師爺,至少他是這么認為的,可惜運氣不好,一直懷才不遇,至今沒有誰把他招為幕僚,去年好不容易成為了趙俊臣府中人,卻只能擔任賬房之職。

但這并不妨礙蘇西卿發揮他那凡事愛琢磨的師爺本性。

當得知趙俊臣要把那些萬民傘全都轉送給德慶皇帝時,蘇西卿心中暗暗叫好之余,亦是開始琢磨起來。

他琢磨的不是其他,就是趙俊臣這個人。

蘇西卿對于自己在趙俊臣府中只能當個賬房先生,頗為不甘心,所以,他必須要把趙俊臣的性子心思給琢磨透了,只有這樣,他才能更進一步。

百姓為趙俊臣送行、送萬民傘時,蘇西卿就在旁邊,對于趙俊臣的表情作態,看的一清二楚,在蘇西卿看來,那時趙俊臣所表現出來的感動神態,不似作假。

而剛才,趙俊臣毫不猶豫的讓許慶彥修改萬民傘上的名字,亦是蘇西卿親眼所見。

現在蘇西卿正在琢磨的就是——為百姓送的萬民傘而感動的趙俊臣,和毫不猶豫的擯棄百姓送他的萬民傘并加以利用的趙俊臣——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趙俊臣?

當然,只要是在官場上歷練了幾年的人,大都復雜,這兩種趙俊臣,或許都是真正的趙俊臣。

然而,哪一種成分更多一些呢?

今天多啰嗦兩句,蟲子碼字的時候,有很強的依賴癥,一是咖啡,二是香煙,沒有這兩樣,腦袋的運轉速度就會變得好慢(笑),但大家也知道,這兩樣對身體害處不小,今天第N次嘗試擺脫依賴,結果碼字效率大減……所以今天只有一章,請大家見諒,明天會恢復更新速度的。


上一章  |  攝政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