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八百一十四章 視察河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文魁 >>大明文魁最新章節列表 >> 八百一十四章 視察河工

八百一十四章 視察河工


更新時間:2017年08月26日  作者:幸福來敲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幸福來敲門 | 大明文魁 
投推薦票:


哦?竟有此事?

龔大器微微訝然,他手下一名官員,他的文章竟如此受家鄉讀書人的敬仰。

龔大器捏須道:“林三元那本《尚書古文疏注》甚好,我曾三度點閱批注。至于他的經學文章尚未曾拜讀。”

“孫兒身邊就有。”

三兄弟中年紀最小的袁中道,從身旁抽出一冊子來。

龔大器見這冊子被袁中道,珍而重之用藍綢裹好。

龔大器接過后,但見冊子上寫著《學功堂語》四個字,不由奇道:“這是林三元所著?”

袁宗道笑著道:“外公,此乃學功先生的弟子,集錄學功先生及弟子,于學功堂上授課時對答。”

龔大器聞言失笑道:“這不是仿論語而作。”

龔大器說完,但見袁家三兄弟卻是一臉正色,一并道:“在我們林學弟子心中,此書不遜于論語。”

“此言太過了。”

龔大器心道,翻閱后但見書冊上密密麻麻都袁中道所寫的批注。

用了幾十年功夫于朱子經義上的龔大器內心早有定見,對于朱子經義外的經學,心底有所保留,但也不會以片面而下論斷。

閱后駁之,方是一名儒者的修養,但是龔大器見學功堂語寥寥數語,已是不由道:“林三元這王霸之辯,義利之辯,圣王之辯,于程朱之言而論,可稱他山之石,可磨吾玉也。”

袁家三兄弟見龔大器夸獎此書,簡直比他夸了自己還高興。

袁宗道道:“王霸之辯,義利之辯,圣王之辯此乃儒者三辯,也是朱學與林學根本之分歧。書中有言,兩刃相割,利鈍乃知,程朱之言未必錯,書中所言未必對,讀程朱經義時,不妨以事功學補之,讀事功學時,以程朱經義參較。”

龔大器點點頭,將書還給袁中道后道:“你們如此敬仰林三元,可知他已來河南為官,在歸德府任同知。”

三兄弟聞言都是一臉驚喜道:“這孫兒不知。”

袁宏道道:“當年學功先生回鄉省親,我與他道左相逢,雖寥寥不過數言,但先生風骨至今念至。若他眼下在歸德為官,我等正好去拜會,討教學問。”

其他兄弟聞言都意前去。

袁宗道向龔大器道:“外公,敢問林宗海在你治下為官如何?”

龔大器乃左布政使,堂堂從二品大員,楊一魁也不過正三品。作為河南省左布政使,于治下州縣官員有考評之權。

袁家三兄弟問龔大器,對林延潮的看法,心底也是忐忑。要知道龔大器沒做官前也是宿儒,一生尊程朱之學,如此對林延潮的事功學應不是那么贊賞。

而龔大器卻想起今日與巡撫楊一魁的話,然后道:“林三元之學,吾雖不認同,但就以做官而論,已是做到了‘清,慎’二字。”

而就在歸德府,林延潮已是出發前往去虞城縣的路上。

暫署府事,對林延潮而言,并不是一件美差,反而是巨石壓在了他身上。

除了河工外,府里政績作得好,那么是下一任知府的功勞,但若作不好,就是自己的責任,出了事由林延潮來背鍋。

歸德府這等地方,不是容易治理的,稍有不慎,就會出閃失。

想到這里,林延潮捏了捏眉心,深覺得權力越大,責任越大。

不久車駕已到了虞城縣城下。

虞城乃歸德府的臨河縣,也是責任重大的沿河缺。上一次虞城縣又被亂民攻破,知縣棄城而逃,被朝廷問罪下獄。現在虞城縣也是由縣丞代署知縣事。

來至城墻根下,但見黃沙撲面而來,合著冷冽的寒風,就猶如天上下刀子般。

這邊是迎接的虞城縣縣丞,主薄,典使,其余都是吏員。

縣丞不過正八品,林延潮這等上官視察,自是戰戰兢兢。

對方畢恭畢敬地道:“司馬駕臨敝縣,敝縣上下官員百姓無不翹首以盼。下官已是為司馬安排了下榻之處,司馬可稍作歇息,晚上本縣鄉紳出面給司馬接風。”

林延潮抬頭看了一眼,然后道:“黃縣丞,天色尚早,你們先隨本官去河堤上。”

黃縣丞與眾人恭維道:“司馬初抵即不忘公事,真乃我等官吏之楷模啊。”

林延潮心底不喜面上淡淡地道:“請黃縣丞帶路。”

“是,立即備車。”

林延潮道:“不,黃縣丞,你坐到本官轅車上,本官有話問你。”

黃縣丞也是四十余歲的人了,聞言不由額頭滲汗道:“是,司馬。”

黃縣丞一路小心與林延潮說些風土人情。

待到了河堤,眾人登坡到了堤頂,但見迎河那面,黃河尚在遠處,即便離了這么遠,也可聽到河濤轟然鳴濺之聲。

而回身望去,林延潮身后虞城縣縣城猶如在井中一般。

堤高而城低,所謂地上懸河就是如此,見這一幕林延潮心底隱隱憂慮,這是一把利劍懸掛在全府百姓,也是林延潮的身上。

見林延潮神色不愉,黃縣丞在旁小心翼翼地道:“司馬,我們現在身站得是南堤,對面則是山東單縣的北堤,也稱太行堤。南堤由河道總督潘河臺于萬歷七年所筑。此堤又稱遙堤,遙堤之用,乃約攔水勢,取其易守也。故而遙堤距河甚遠,且高大雄厚。”

林延潮問道:“去年大水,山東地界決口兩處,我河南決口三處,三處盡在歸德府,夏邑縣兩處,你虞城縣一處,自黃河大水以來,很少有這等南北堤皆決之事,本丞問你此乃天災還是**?”

黃縣丞聞言道:“回稟司馬,有句話是治堤者,左堤強則右堤傷,左右皆強則下游傷。弘治七年,劉忠宣公{劉大夏}筑太行堤,曹、單諸縣,下盡徐州,亙三百六十里,太行堤一筑,山東之北堤可謂無大礙。”

“再說我們上游開封府,那是巡撫駐地,省城所在,河工自不用多說,故而上游左右堤皆強,而我們下游傷。于司馬所問,下官也不知這是天災還是**。”

見黃縣丞對答如流,林延潮點點頭,又問道:“那依你之見,就沒有絲毫**嗎?”

黃縣丞聞言不由心底一緊。


上一章  |  大明文魁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