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明月第22章 游俠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明月 >>戰國明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章 游俠兒

第22章 游俠兒


更新時間:2017年04月11日  作者:七月新番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七月新番 | 戰國明月 

字體:大中小


“游俠兒?”

明月也朝前方看去,卻見那騷亂的中心,是十幾個正分為兩撥對峙的人。他們大多褐衣布幘,一個個都是青壯漢子,也有蓬頭的弱冠少年,無一例外全都腰間帶劍,此刻瞪大了眼睛,惡狠狠地目視對方,嘴里罵聲不絕于耳,手則握住劍柄,隨時可能出鞘。

見長安君面帶疑惑,李談解釋道:“邯鄲女子喜歡游媚富貴,不肯安分度日,邯鄲男子也不事農稼,這些人大多脫離了宗族,或在閭巷操持賤業,仰機利而食,依靠一技之長安身立命;或居無定所,四處交游。因為他們喜歡任俠為奸,整日慷慨悲歌,相聚游戲。故而,又稱之為游俠兒。”

他有些好笑地說道:“邯鄲街頭的游俠兒,成百上千,這些人往往強直剛戾,懻忮好氣,互不相讓,在街頭不小心撞上,甚至是一個眼神,便能引發口角,乃至于拔劍相向,血濺長街……”

“原來如此。”明月了然。

從春秋后期開始,伴隨著井田制的破壞,宗法大氏族的解體,春秋早期“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社會局面徹底改變,士階層成為社會主流。

士也分文武,儒、法、名、縱橫等諸子百家以文士身份聞名于世。相對的,春秋戰國時期,尚武的風氣比較興盛,也有一批武士應運而生,他們就是戰國時期一個特殊的群體,游俠。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果然如此……”

明月不知道說這句話的韓非現在幾歲了,不過此言真是一針見血,經過兩百年發展,游俠已經成為當政者不得不正眼相看的一股重要勢力,在列國都十分活躍。

不僅趙地,山東六國均是如此,河內與濮陽一帶“好氣任俠,衛之風也”;齊人“怯于眾斗,勇于持刺”;中山和北方的燕、代也是“任俠并兼,借交報仇,篡逐幽隱,不避法禁”,游俠兒的足跡遍布天下,也就嚴禁私斗和游士的秦國少些。

既然眼前這些出身閭巷布衣的游俠都憑手里的劍吃飯,在江湖上混,最看重的是聲名、面子,所以才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爭一時之勇。

李談說,如果邯鄲市面上有人圍作一團駐足觀望,并不時暴出叫好之聲,那多半就是是游俠兒們因種種原因相邀決斗。這種私斗幾乎每天都會在邯鄲的大街小巷上發生,李談已經見怪不怪了。

但就算是再蠻橫的游俠,也無法與王室官府抗衡!

一路下來,他長安君的駟馬車駕規格甚高,對面的車輛行人無不匆匆避讓,豈能因這些游俠兒就停下了腳步?

明月也想試試舒祺的膽量,就朝他頷首示意,舒祺當即仗劍下車,走到那群人跟前,大聲喝令道:“大膽!汝等游俠兒,竟然在此聚眾鬧事,阻礙道路,可知國法為何物!”

話音剛末,本來正在對峙的游俠們紛紛回過頭,瞪著身材不高的舒祺,臉上陰晴不定,甚至還有人沖著舒祺大罵道:“黃口孺子,毛都沒長齊,也敢來管乃公的閑事!”

這種情況下,最危險的并不是對峙雙方,而是外來勸架驅趕的人,很容易被遷怒,亂刃殺死。

“還是回家吃汝老母的奶去吧!”

那游俠兒出言不遜,說著就要來推攮舒祺。

舒祺卻很鎮定,輕輕往側邊一閃,利用那游俠兒撲過來時的慣性,用手肘輕輕觸了他的身體,腳下又絆了他一下,便讓這個游俠兒站立不穩,趴倒在地。

那游俠兒撞了一鼻子的血,痛呼不已,他的同伴頓時急了,“當啷”一聲,十余人將長短不一的佩劍拔出,齊齊指向了舒祺!

圍觀的邯鄲女子都為這個不知兇險的小后生捏了把汗,然而舒祺卻淡然自若,腰間雖然有劍,但他卻沒有拔出,甚至連碰都沒碰一下。

他迎對兇神惡煞的游俠兒們,還有他們的利劍,身軀挺立如青竹,厲聲叱道:“放肆!長安君車駕在此,還不退散!?”

“你!”

有游俠兒被這個狂妄的小后生激怒了,正欲揮劍上前,但卻被領頭的游俠攔住了。

“長安君?好像在哪聽說過……”

這個時候,他們才有功夫注意到后方這輛駟馬大車,以及手持劍、弩,陰森森地看著他們的黑衣侍衛,最后目光鎖定在車上泰然自若的富貴公子身上。

“長安君……長安君……”

起沖突兩方的游俠兒們面面相覷,總感覺這個名字似曾相識,隨即一拍腦袋,齊聲驚呼道:

“莫非是那位‘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賢公子長安君!?”

“小人等見過長安君!長安君賢名,吾等久聞了,方才魯莽沖撞,真是該死!該死!”

畫風突變,方才還惡狠狠的游俠兒們,在聽到長安君之名后卻紛紛收劍,排成幾排,朝著明月的馬車作揖,一個個竟變得彬彬有禮起來,一連說了兩句該死。

“汝等從何處得知我的事跡?”

明月也沒有刁難他們,只是心里暗暗驚訝,穿越之前,長安君在邯鄲名聲不顯,他獲得觸龍刮目相看也才過去短短數日,為何這群游俠兒似乎都知道了?

“長安君主動為國赴難的事跡,邯鄲街巷市肆里都傳開了!”方才起沖突一方的游俠首領,一個身材高大的絡腮胡青年如此說道。

這人身后的游俠兒,乃至于圍觀的邯鄲趙國百姓都點頭稱是,都說這幾日經常能聽到關于長安君為了救趙國之危,毅然去齊國為質的事。

他們這群人雖然桀驁不馴,但卻也講究俠肝義膽,扶危救困,面對這么一位賢公子,那是發自內心的佩服,便驕橫不起來了,連方才鼻子受傷的人也捂著口鼻,不住點頭唯唯。

“怪哉,此乃趙國宮廷大臣圈子里的事情,若非人有心散播,怎么會邯鄲人人皆知。”

明月心里如此想,面上卻帶著微笑,對他們說道:“既然二三子都敬我,那我便多問一句,汝等今日為何在此斗毆啊?”

“好讓長安君知曉,事情,是這樣的……”

一問之下,明月才知道,原來這場差點見血的決斗,是因為人潮擁擠,一人不小心踩了另一人一腳,由此導致了兩撥人的口角和爭斗……

這都哪跟哪啊!

“如此一點小事就值得搏命么?”

明月哭笑不得,他不由想起了舒祺說過的“三劍”來,瞋目而語難,上斬頸領,下決肝肺。此庶人之劍,無異于斗雞,一旦命已絕矣,無所用于國事……

這如斗雞一般的庶人之劍說的,就是眼前這群里閭布衣之俠吧?

他不由板起了臉:“汝等都是趙人么?”

眾游俠兒曰是。

明月當即教訓他們道:“既然都是趙人,又非語言不通,有什么是不可以商量的?我曾經聽過說一件事,當年藺相邦從澠池之會回來,被廉大將軍刁難時,總是遠遠看見廉將軍就避讓,門客舍人問他是何緣故。藺相邦說,他并非是怕廉將軍,而是因為,秦國之所以不敢輕辱趙國,就是因為廉、藺二人在,倘若他們兩虎共斗,勢必不能共存,所以才以國家之急為先,而以私仇為后!正是因為相邦這相忍為國的胸襟,和廉將軍知錯能改的負荊請罪,于是才有了將相和,才有了趙國的今天。”

“我如今自愿去往齊國為質,也是為了國家之急,個人安危放在后。卻不想,二三子都是趙人,卻在秦國大兵壓境的時候,因為小小肢體沖撞,竟對著自己的同胞拔劍相向,有這本領,為何不向著秦人使!?”

眾游俠兒都聽呆了,不想眼前這位十五歲的公子能說出一副大義凜然的話語來,周圍的邯鄲人也隨聲附和,在輿情的壓力下,游俠兒們一時間又羞又愧,恨不能找一個地縫鉆進去。

重話說完以后,明月又放緩了語氣,他讓最初發生沖突的那倆人站出來,讓他們相互行了禮,道個歉,這件事就此過去,雙方不要再拔劍相向了。

事情皆大歡喜,在邯鄲市肆的官吏、兵卒還沒來得及過來阻止私斗前,就被長安君擺平了。

明月本以為現在可以繼續登車上路了吧,誰料那群游俠兒卻更不走了,周圍的人也越圍越多,想要看長安君一眼。

也不知是誰起得頭,游俠兒中有人突然振臂一呼道:“長安君說的有道理,俠者,當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吾等受教了。如今長安君要為了趙國,去齊國為質,吾等身為趙人,豈能坐視不管?依我看,不如就跟著一起去臨淄,保護長安君安全,何如?”請百度一下“扔書網”感謝親們的支持!


上一章  |  戰國明月目錄  |  下一章